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的表现仍然不如人意。其中,长安CS75和大通D60虽然获得五星评价,但二者得分率均在90%以下,相比合资品牌最低90.4%的成绩,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广汽乘用车AION.S、北汽智道U7得分率分别为78.1%、72.2%,仅获得四星评价;野马博骏得分率为51.7%,仅获得二星评价。其中,AION.S在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方面得分较低;智道U7在总分为15分的主动安全方面仅得4分;野马博骏在乘客安全、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大评价因素得分率分别为59.27%、41.09%和26.67%,均处于本次评测的末位。
AION.S
中汽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一工作人员谈到,自主品牌得分普遍较低主要是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研发方面投入不足。其中,强势品牌比较注重信誉,安全配置也相对较好;弱势品牌的表现就相去甚远了。据他透露,有的企业对于第三方的评价并不重视,甚至抱着 “你们测你们的,我们卖我们的”心态。此外,C-NCAP评测的许多设备装载到车上也需要不少成本,弱势车企本就以“性价比”为卖点,为了追求利润宁愿选择低分。
除上述因素外,自主品牌弱势企业得分较低,与2018版C-NCAP管理规则的实施也有一定关系。2018年7月1日,2018版C-NCAP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相比此前的2015版规则,新版评价体系变化较大,不仅增加了测试项目,而且多项测试的标准也更加严格。其中自主品牌失分较多的行人保护试验,及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均为新增项。新规则实施后,大众高尔夫及昂科拉等强势合资品牌车型也曾折戟,获得过四星评价。
中汽中心相关负责人在现场表示,“C-NCAP管理中心正在抓紧制定C-NCAP路线图及2021版评价方案,并与国内外企业、专家共同开展相关的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及试验研究,2021版规则预计在明年正式发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姜智文)
(责任编辑:王跃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