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重金属污染概况
据第十一届中国经济法律论坛披露,中国每年有1200万吨粮食受土壤重金属污染,造成损失每年可达200亿元。
重金属到底是啥?
重金属一般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日常接触到的重金属主要有5种:
镉(48Cd):主要蓄积于肾和肝中,影响骨骼形成,引发骨质疏松、萎缩、变形。
铅(82Pb):累积在肝、肾、脑、胰,严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可明显致癌。
汞(80Hg): 别称水银,大部分蓄积在肝、肾和脑组织中,可引发知觉异常、步行障碍、发音障碍。
铬(24Cr): 可引发口角糜烂、恶心、呕吐、腹泻、溃疡等病变,六价铬的化合物还可致癌、致畸和诱发基因突变。
砷(33As):别称砒,可导致皮肤癌、肺癌、肠胃癌等。
土壤是重金属“入侵”粮食的重要途径。
“污水灌溉”在中国非常普遍,不合理的污水灌溉是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
西安某典型污灌区的土壤中有镉、铅、铬、镍等7种重金属富集,其中镉和汞污染最为严重。
西藏污水中砷含量达190.97mg/L
数据来源:汤森路透《中国的重金属污染》,2014年
粮食难逃重金属的“魔爪”
全国每年1200万吨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损失约为200亿人民币。
湖南和河南的粮食受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而这两省分别为南部和中部的重要粮食产区。
湖南是中国的“有色金属之乡”,2013年的镉大米事件让人“谈镉色变”,然而除了镉以外,铅和砷的污染也十分严重。
湖南郴州砷污染区的土壤含砷量平均为63.9mg/kg,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为 0.24mg/kg,
蔬菜可食用部分砷平均为 0.74mg/kg(其中叶菜类,包括生菜、菠菜,最大砷含量超标5倍)。
每年1200万吨粮食受到重金属污染,造成损失可达200亿。污染来源:土壤及水源。受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高于总量的16%,镉污染的耕地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部分矿区附近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明显;污灌在国内十分普遍,且用于灌溉的污水得不到合理处理,会造成重金属在作物内富集,湖南省污水中的镉和铅的含量全国最高,砷含量仅次于西藏;河南省的镉污染严重。就全国来看,湖南省粮食受重金属影响最严重,其次是河南省。
内容来源:新浪财经(2016.11.30)、汤森路透,新华网、《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人体健康》、Impact of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Food Safety in China.
图片来源:新浪、百度
无毒先锋
“无毒先锋”致力于抗击“隐形污染”,消除有毒化学品对中国人群的健康影响。目前工作聚焦于二噁英、铅、镉、毒塑料的污染防治上,并主要通过科普传播、政策研究、独立检测、社区互动、多元协作的方式,努力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在环保体系中的重要性。
愿“无毒中国”—中国再无有毒化学品污染受害者。
公众号 : 环境健康这些事
微 博:@无毒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