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洲媒体近日报道,美国拜登政府将中国列为“最大竞争对手”,并且开启为期100天的国家安全审查,专门针对稀土矿产、半导体等供应链采取试图排除中国的战略举措。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80%的稀土供应是由中国提供的,中国包头被誉为“稀土之都”。美国本土以及其盟国如加拿大、澳大利亚尽管也有稀土矿,但要建立从大规模开采到提炼的完整链条,预计最短也需要十年时间。
不过,在中国则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中国稀土是在按照“废土”价格贱卖。近日欧盟经济安全政策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报告通过一组数据似乎证明了这种观点。按照报告指出,现在全球每年的稀土供应量是16万吨左右,总价值约80亿欧元。也就是说,一吨价值5万欧元左右。虽然许多人认为稀土价值不应该低于黄金,但一吨黄金的价值达到5000万欧元以上。也就是说,稀土价值只相当于黄金的千分之一左右。
另外,在其产品中使用稀土的全世界各国科技公司,却制造了总计6万亿欧元的营业额,即比他们消耗的稀土价值翻了750倍左右。电动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风力涡轮机或医学成像设备均使用稀土制成的磁体。为了减少燃料汽车的碳排放,各国电动汽车必须代替所有的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这意味着稀土在电动机上运用规模和成本是惊人的。
每个国家都可以设计自己的蓝图以实现转型,开发自己的绿色技术并尽可能地寻求资金。为了成功实现能源转型,稀土生产能力每15年应该要翻一番。其中数字产业需求最大,国防领域也是如此。供给不足的威胁也来自这种不受控制的消费和缺乏大规模替代品。美国现在打算在“友好”国家开采稀土,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但是稀土采矿业需要大量资金,并且必须遵守严格的环境法规。解决稀土短缺问题的另一个方案是进行回收利,目前回收的稀土仅占稀土生产能力的1%。
稀土很难被用作“经济武器”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推进世界更清洁的巨大工程需要世界各国一起实现。如果执行不出口稀土政策,带来的是全世界经济的崩溃,没有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因此,只要还不是面临国家存亡的局面,欧盟认为中国不会把稀土用作“武器”,也不会大幅提价来限制世界经济。文/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