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国科技的起飞和经济崛起,能给俄乌冲突和台海危机双双画上句点-云南上上策股票实战资讯

频道:常见问题 日期: 浏览:0

笔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关于蝴蝶效应,但是在平台上找不到了,连被删除的痕迹都没有。

俄乌冲突进展一年多,始终在拉锯战的边缘,昨日克宫又遭遇无人机袭击,没有组织敢站出来承认。其实承不承认都差不多,无非就是那些个国家。

俄乌冲突虽然不是由中国引起的,但确实是美国及其执掌的北约集团对中国发起的宣战。虽然对手选的是俄罗斯,但其目的无非有三:(1)击垮俄罗斯经济,一个经济被军事冲突拖到崩盘的俄罗斯,将对西方世界不再构成威胁;(2)瓦解中俄友好同盟,一个军事和经济双重落难的俄罗斯,没法再帮助中国;(3)配合美元全球大放水,通过军事危机造成的不安定因素,使资本和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

当然,欧洲本土在这场冲突中首当其冲,因为是在欧洲本土进行的军事行动,牵涉其中的两个国家都在欧洲,而后续的各种操作,包括管道被炸等等,欧洲都承担了不小的损失,同时还要各种砸钱声援外加占据宣传制高点。

欧洲为何如此配合美国不是我们本篇要交流的重点。

本篇的重点是,按照中医的说法,头疼需要医脚,前者为症,后者为结,前者为象,后者为藏。不懂中医的人或许不太了解,换成老马的说法,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中国古人的智慧达到一个高度,患者头疼的时候不是直接把头砍掉(譬如现代西医对治癌细胞的办法),而是顺着经络找下去,发现头疼的根本原因是某年月日腿上的脾经入了风寒,循行过程中,走到了头部受阻,到了春天生发的时节,气血为了打通这些头部的阻塞,因此会出现“疼”的症。所以要把那条腿拿来灸一灸。

类似的,即便动用全世界的核武器,也不可能解决俄乌冲突。因为这个头疼之症,其起因并不在于俄乌本身,虽然俄乌本身确实存在北约东扩导致的各种国家安全问题。我们不要忘记2018这个年份,这是中美贸易战打得最凶的年份。从2018之后的2019开始,全球陷入了新冠疫情的大混乱之中,而后就到了今日,地区性军事冲突和台海紧张局势。如果再发展下去,很多人担心就是三战危机。这种担忧情绪同样在欧洲本土蔓延,笔者有德国的朋友表达了对中国、俄罗斯的友好问候,和对自己国家某些政客的不满。

比俄乌冲突更为严重的,是台海危机。其实俄乌冲突并没有缓和,也没有如某些人所揣测的,美国很快将因为财政不足的问题从俄罗斯撤出。相反,这一场战役更加深入了,因为台海危机在激化,事情日益逼近它的内核:决战。美国要的不是俄罗斯崩盘,虽然现在俄罗斯也没崩盘,美国要的是中国崛起被扼杀在这两三年。因为一旦过了某个窗口期,再做任何的拦阻工作都是无能为力的,为此他们不惜拿全世界80亿生灵的性命来玩火。

好嘞,话只能说这么多,已经说太多了。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很多,比如空城计啥的,但是中国兵法当中的上上策,一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这跟中医的套路玩法是一样的:“上医治未病”。等到兵临城下了,再好的兵法,多少也要面临一定的风险的。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可以做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自己。只有当中美实力对比彻底翻盘的时候,美国才会撤退,本一阶段的俄乌冲突和台海危机才会画上句号。美国不是没有看透如下这几条:(1)中国不会认输低头,这个在晚清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共识;(2)中国也不想三战;(3)主权问题从来也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既然美国都看透了,为什么还要拱火?因为美国也没得选择。他的经济繁荣建基于其全球军事霸权和美元霸权。所以现在已经从2018年贸易战的小试牛刀,已经变成了贴身肉搏。本质上,国际政治并没有脱离其本质: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所以,没得选的美国继续逼迫中国,没得选的中国只能逼自己的高科技和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起飞,从而使综合国力达到并超越一个临界值,彻底颠覆中美之间综合国力的对比。所谓势均力敌打个平手,一方略占优势就是险胜。

那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的高科技和经济对比,在2018中美贸易战终结,疫情突起之后,到底有什么力量上的本质改变吗?我们先说高科技,无非是这两年热议的几个板块:(1)可控核能和新能源的角逐;(2) AI人工智能;(3)虚拟现实、大数据等领头的未来经济新模态。(1)上中国新能源出口是持续增长的,可控核能谁都暂时没搞出来;(2)上中国明显落后于美国,但是两者都没找到什么好的商业变现或者振兴实体经济的机会,倒是加剧了失业和更多深层次的担忧;(3)上两边都没玩怎么玩起来。中国在新能源出口上占了优势,芯片的卡脖子等一系列问题又导致另一些不利。综合而言,两大国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经济层面,美国因为主动加剧了全球军事、经济的动荡因素,顺利实现了资本和制造业的回流,但是经济衰退的总趋势并未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引擎失效,根据公开市场数据,2023年一季度全国地方政府批地收入,跟去年同比减少了约25%,去年又跟前年同比减少了约25%。中国经济从地产转向内需拉动,目前从五一出游数据来看,人数是2019的119%,消费额却只达2019的100%,增加了近20%的人口,说明原先的那些人缩减了消费或者这些新增出游人群没有消费,这还是各地景区都暴掉,客房价翻倍甚至更多的情况下。所以老百姓们只玩不花钱的状态已经挺明显。珠宝热在年初炒得沸沸扬扬,笔者询问了一些卖珠宝玉石的朋友,确实有一些店铺的生意好于去年,但是很快广东、云南的翡翠市场却开始出现大量掉价、甩货、撤摊的现象。中美经济也是各有各的优势和问题,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2023、2024这关键的两年,不但全球的日子不好过,俄乌的日子不好过、中美两国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如果没有明显的、明朗的、彻底的综合国力对比上的改变,或哪怕只是改变的趋势出现,中美矛盾就会日益滑入深水区(请牢记:发起攻城的不是我们)。深水“湾”,是中美军事上的“北约东扩”,是不得不采取军事行动的理由。

所以,2023中国经济能不能起飞,不但关系到国内稳定,也关系到国际局势的稳定,更关系到未来世界何去何从。想要移民火星,就连美国也做不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世界80亿人都不愿意看见地球毁于几百颗原子弹,那么,中国人力挺中国经济就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

于是,笔者犀利的矛头,直接对准了那些还在阻碍中国经济起飞的力量。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笔者是责无旁贷、不遗余力、口诛笔伐。

试问,如果文化艺术品领域无法拉升经济的话,为什么会遇到这么大的阻力?一个3个月就能搞定的修订案,可以拖上近五年。鉴定永远乱象,民间收藏永远没有真品。在没有金矿的地方,会有人阻止你去挖吗? 阻力越大,矿藏越丰富。

【完】

-------------------

补充说明:文化艺术品拉升经济的方案,笔者之前的文章已经都提到过,这里来个总结:

第一步:解决鉴定问题,把原来被鉴定乱象搞成白菜价的古代艺术品的价值恢复正常,这就已经事实上增长了国民财富和国家的民间储备。有人匡算过了至少是500万亿,中国2022年的GDP是120万亿,相当于全国人民什么都不干,净增4年的GDP。鉴定问题的所有关键环节,乃至细枝末节,都已在本号文章中出现过。

第二步:匡算每年大致可发展的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发行对应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解决谁来买和有没有钱买的问题。由于有长尾效应和二次交易,这个值可以估得宽松一点也不至于变成兑水。

第三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流通平台,把国民财富变成大家手中实际的可支配收入。

第四步:通过金融和财税杠杆,把存在银行里的利息降到最低,这部分可支配收入就只能流入经济,不是拉动投资就是拉动消费。不管投资成功与否,至少解决了就业问题,不管消费是不是奢侈浪费,至少钱花在了各个领域。

第五步:走入经济的正向循环,带动起更多的实业机会,之前分析过,主要会在“代表中国未来的”的高科技板块、文化板块,和藏家熟悉的各行各业。由于中国民间收藏家来自各行各业,并非社会游民、闲散人士,这些专业人士会寻找最合适的机会去在本行业内创新,制造各种中国奇迹。

ogp投影仪

上海影像测量仪特价销售

影像仪器ogp

影像仪测量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